永不熄灭的烛火
爱煞赵敏还因为她的坚韧不拔与忍辱负重。对百分之一的希望,也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就像一团烛火,哪怕摇晃不定,也要努力燃烧,争取光亮。
灵蛇岛风波,下毒、杀人、窃刀剑,一切莫须有的罪名都随着她的被放逐而加诸其身。可她并不放弃,哪怕是在与张无忌劫后重逢,欣喜未过又遇佛堂惊变时。
那一刻,佛堂中,张无忌带着种种误会只想复仇。赵敏呢?背负重重无奈只想辩解。可是心伤手足情、兄弟情被毁的张无忌,根本听不进赵敏的解释,“毫无仇怨都能下得了手,这更显得你这个人心肠狠毒!”此刻的张无忌只有恨。他恨,恨赵敏残忍地杀死殷离,恨赵敏偷了倚天剑和屠龙刀,恨赵敏计害明教群雄,可是内心深处呢?只怕他更恨的是赵敏对他的背叛,否则,面对上山逼死张翠山和殷素素的各大派都能化敌为友的张无忌,又怎会对复仇念念不忘呢?
是的,他不会忘记,谢逊说,这个妖女害了我们又害了明教众兄弟,该杀!芷若说,你一定要替殷姑娘报仇啊!只有杀了赵敏,才能对得起蛛儿,对得起兄弟,对得起明教。好,杀,杀。杀!一定杀了赵敏替你(们)报仇。张无忌努力坚定地对自己说。此时,他是不是又努力地说服自己呢?
佛堂中明灭的烛火闪动着,就象两人不定的心情,飘飘忽忽。
“好,你杀吧!”赵敏的心情一落千丈。海上的无助、元兵的搜捕、各大派的羞辱、平南王的欲图不轨和莫须有的罪名,这些困苦和屈辱,她都能承受,“一切都会真相大白。”她知道。所以她从未气馁过,哪怕面对丁敏君逼在喉前的长剑,她也毫无惧色,奋力求生。可是,今天,在张无忌的不信任和绝决面前,她的坚强终于不堪一击,全面溃退。哀莫大于心死,九死一生中还不忘出海相救的人竟然以疑生恨!生不如死,我想用来形容赵敏此刻的心情大概是最恰当不过了。
赵敏的坦然赴死倒令张无忌不知所措了。
短刀是锋利的,烛火中闪着寒光,削金断玉是没问题的,人呢?是犹豫不决的,近在咫尺,却不知如何出手,也许,在他心底,从未真正想过要杀赵敏。
“杀,杀我啊!”如此悲伤、坚决。该做个了断了,咬咬牙,闭上眼,张无忌举起手中的刀。登时,鼓点响起,密集沉重,一声声,一记记,响在耳边,敲在心中,终于,一刀刺出。鲜血泉涌,赵敏盈眶的泪水也随着这刺入的一刀滑下脸颊,滴在了张无忌的手背:手腕略侧,短刀微偏,一步之遥,居然没刺中要害!
“为什么不杀?”赵敏瞪视张无忌。张无忌踉跄后退,“你不说,我替你说。”“你不杀,是因为你不忍心,在你心里,始终有点怀疑,你怕你迟早有一天会后悔。”冷冷地话语,无情的说出了张无忌内心深处的秘密。张无忌无可逃避地到了面对自己的时候。“是,是我没用,下不了手杀你。你听着,从今以后,我和你恩断义绝,今生今世,我再也不想看见你!”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也决堤而下。无法取其性命,只好断其往来,此情可待成追忆,张无忌选择了割袍而去,留下佛堂中孤独的赵敏。
创口不是致命的,流血还是会痛的。可是,赵敏伤痛的眼神中那一丝希望的亮光,还是透着心灵复苏的快乐:他毕竟还是舍不得。
烛火虽摇曳,可终归还亮着。